養生之道 按時做7件事延年益壽 DATE: 2025-05-10 17:00:11
目錄:
第一章:養生之道 按時做7件延年益壽
第二章:女性養生“黃金”時間表
第三章:健康常識 衛生間裏的养生“健康時間表”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應該養成一些良好的“按時”習慣,如按時吃飯、道做件按時睡覺、事延寿按時上廁所等等,年益這些好習慣能給我們的养生健康帶來什麽幫助呢?除了按時養生之外,在生活中我們還需要遵循哪些健康時間表呢?
養生之道 按時做7件事讓延年益壽
養生最注重的道做件是按時,任何好的事延寿養生方法都需要配合規律的生活才能發揮好的效果。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年益為什麽事事按時可以讓你獲得健康的养生身體,幫助你延年益壽。道做件
按時休息
生活中,事延寿很多人都是年益感覺累了才去休息,其實,养生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道做件因為,事延寿當人感到累的時候,疲乏已到相當程度,這時休息需要較多的時間才能消除疲勞。過度的疲勞為疾病留下了隱患。而工作一段時間就休息一會,注意勞逸結合,不僅會很快消除疲乏感,還能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人體的陰陽氣血也可以得到調整平衡。
按時喝水
口渴,提示體內缺水已頗嚴重,這時再補充它為時過晚。據調查研究,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患便秘、尿路結石者明顯減少於不常飲水的人。而且,還對心肌梗死和中風等嚴重疾病有預防作用。因此,老年人、動脈硬化、高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風病人,以及對水相對需要較多的孕產婦、青少年和嬰兒,更應該養成經常飲水的習慣。
按時鍛煉
我國近年內,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質增生等老年病已呈年輕化趨勢,即青壯年患者日益增多,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增加更是驚人,這些都與他們不鍛煉、吃得過多和喝酒過多有關。所以,青年人應該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每天按時鍛煉,養成習慣,對健康大有裨益。
按時睡覺
不少人不困不睡覺,誤以為困倦是應該睡覺的信號,事實上困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這時再去睡覺。養成按時就寢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容易入睡,並能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
按時體檢
每年的健康查體中,經常發現相當多的嚴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結核、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癌症等。其實,許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覺是很難早發現的,隻有定期去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從而早期治療。所以,要定期去醫院體檢。
按時如廁
很多人都是當便意明顯時才去廁所,甚至有便不解。這樣做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停留過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過度充盈而受到損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糞便和尿內的有毒物質被人體重吸收,導致“自家中毒”。因此,應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尤以晨間為好。定時解大便可防治便秘,並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病機會,對痔瘡病人也有益處。
按時吃飯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是按時就餐,而是不餓不吃飯。這種做法容易損害胃,也會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因為食物在胃內僅停留四至五小時,人感到饑餓時,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時會對胃液進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
女性養生“黃金”時間表
養生方法多種多樣,不僅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選對時機更可以事半功倍。一天中,從早晨、上午、下午、傍晚到夜晚,分別應該遵循“慢”、“動”、“潤”、“暖”、“鬆”這五個養生字訣。
五個養生“黃金”時間段
1、早晨“慢”養生
都說“一天之計在於晨”,但早晨卻也是最危險的時間。盡管此時筋骨已經舒展、頭腦也愈發清醒,但體內的髒器和血管卻仍處於半夢半醒之間。因此,早晨養生的訣竅就在於慢。
(1)起床
慢起床要做到三個三分鍾。在平仰臥的狀態下,睜大雙眼,適應由睡至醒的交替過程。這時可將手掌搓熱後“幹洗臉”1分鍾。然後,慢慢坐起來,呈半臥位,用手指梳頭100下,持續2-3分鍾。再將雙腳移至床沿,靜坐2-3分鍾。這個期間緩慢練習深呼吸。
(2)排尿
早晨一覺醒來,可能會有急不可待地排尿感,但尿意越是緊迫,越要沉得住氣。因為膀胱排空容易引起頭暈,甚至出現排尿性暈厥。排尿盡量緩慢,不可用力過快過猛,直立位或蹲起時,要手扶支撐物。
(3)飲水
經過一晚上的代謝和水分蒸發,早晨必然口幹舌燥的。此時,如果大口喝水,容易給心髒帶來過大負擔。正確的方法是,倒一杯溫開水,先含一小口滋潤口腔,然後慢慢咽下,再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下,喝250-300毫升即可。
2、上午“動”養生
上午是人體一天中最精神、大腦最具活力的時候。在這個黃金時段內,應該最少運動1小時、動腦一刻鍾。1小時的鍛煉,可以用15分鍾預熱、30分鍾運動,最後15分鍾伸展。在運動後,可以按摩腰腿,坐下抬腿10分鍾,放鬆心情消水腫。沒有整塊時間鍛煉的人,則可以抓住零散時間進行鍛煉。所謂動腦,是指積極的思考。不論退休老人還是上班族,都可以在休息間歇,抽出一刻鍾做幾題腦筋急轉彎或數獨,真正調動大腦的潛能。
3、下午“潤”養生
(1)喝茶
下午時段,身體需要消耗午飯攝入的大量食物,小腸把食物裏的營養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送到了血液裏。這時我們須喝一杯水,用來稀釋血液,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2)扭腰
久坐的人此時要起身扭扭腰,畫圈按摩腹部,讓喝進去的水滋潤腸胃,防止大便秘結。除了讓水分進入體內,更要讓她滋養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可以用溫熱的濕毛巾擦擦臉,喚醒下午的疲憊。
4、傍晚“暖”養生
傍晚可做泡澡的動作,因泡澡具熱敷兼放鬆效果,醫師也建議,泡湯宜分次浸泡,使體內的代謝廢物排出。若在泡澡中加入些藥浴,也可利用藥浴達到活絡筋骨、美白瘦身效用。
5、睡前“鬆”養生
睡前可靜坐10分鍾,放鬆心情,再伸伸懶腰後就寢,或者也可在睡前小酌一杯紅酒或烈酒,具助眠強心效用。
健康常識 衛生間裏的“健康時間表”
衛生間跟生活息息相關,要怎樣做才能利用好衛生間時段,達到保健效果呢?刷牙、洗臉這些小事我們每天都做,但不見得做得正確,以下詳細列出幾個有關衛生間裏常做之事的最佳時間,時刻提醒大家。
上廁所:十幾分鍾
專家指出,由於個體差異比較大,對於正確的如廁時間沒有一個嚴格界定,但一般來說,一次如廁控製在十幾分鍾之內就行了。“在排便時,腸道每平方厘米承受著十幾到幾十公斤的壓力。”專家說,排便習慣不好,比如上廁所時看書,一次排便時間太長,並且經常如此,就會造成腸黏膜下垂,導致習慣性便秘、痔瘡等疾病的發生。
洗手:至少1分鍾
為了保證效果,通常洗手時要把握以下幾個環節:一是要用流動的水,用臉盆浸泡是不可取的。二是洗手時間應不少於1分鍾,其中打上肥皂或洗滌液後搓揉時間不應少於30秒。三是注意清除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縫、指關節等部位,戴戒指的部位更是一個藏汙納垢的“重災區”。四是要防止水龍頭開關成為再次汙染的源頭。洗手前開水龍頭時髒手實際上已經汙染了水龍頭開關,所以洗手時水龍頭開關也要用手打上肥皂沫兒摩擦一會兒,再用雙手捧水衝洗幹淨,然後再關水龍頭。
刷牙:3分鍾
牙膏與牙齒接觸不充分,接觸時間過短,將不能完全發揮其功能作用。每次刷牙時間最好在3分鍾左右,使牙齒處在較高濃度的氟環境下,提高其表麵的抗脫鈣、防齲能力。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研究發現,如果不蘸水和牙膏,先用軟毛牙刷幹刷30秒,然後再進行蘸水清潔,則會得到更好的清潔效果。此外,左右手應該經常換用,因為總用同一隻手刷牙的人無法讓牙刷夠到牙齒所有的部位。
洗臉:3分鍾
洗臉的步驟一般包括清洗、潔麵、按摩和衝洗,油性皮膚的人洗臉時間稍長,在3-5分鍾為宜。幹性肌膚的人時間相對短一些,否則皮膚容易起皮、長皺紋,控製在兩三分鍾以內即可。
熱水泡腳:15-30分鍾
很多人喜歡用熱水泡腳,一泡就泡很長時間。醫師指出,熱水泡腳的確可以起到舒經活絡的作用,但時間太長則有害無益,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現胸悶、心慌的症狀。水溫也不能太熱,40℃左右比較合適,泡腳時間以15-30分鍾為宜。“如果使用的是電動足浴泡腳盆,那麽20分鍾就夠了,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醫師說。
手洗內衣:5分鍾
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醒道,手洗內衣時,時間不宜太短,一般至少要搓5分鍾。現在市麵上有專門清洗內衣用的殺菌皂,也可以用內衣皂或肥皂搓洗,這樣才能有效殺死大腸杆菌、葡萄球菌等有害物質。洗內衣,特別是內褲最好要專盆專用,而且,要定期用開水燙一下,或用消毒水進行消毒,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細菌的交叉感染。
洗澡:盆浴20分鍾,淋浴10—15分鍾
自來水通常用氯來消毒,研究表明,長時間用含餘氯的水洗澡,會刺激呼吸道,引起疾病。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尤其是老年人,還易引起心髒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正確的時間應該是盆浴20分鍾,淋浴10-15分鍾即可。
結語:人的健康和壽命長短和他們行為習慣是分不開的,如果也想要自己延年益壽並且不生病,那麽試試上麵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