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也叫平衡膳食、养成饮食健康膳食。科学合理膳食是合理衡指能量和各種營養素能全麵達到營養供給的的膳食。它包括各種平衡如能量平衡、膳食食物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必须平衡等。要實現這些平衡,达到的平要求食物多樣化;合理選擇食物和搭配食物;合理烹飪等。养成饮食
能量是科学生命的動力。人體的合理衡一切生命活動包括呼吸、心跳、膳食食物說話、必须看報、达到的平學習、养成饮食運動及勞作等都在消耗能量。科学那麽能量從何而來呢?我們每天都要喝水、合理衡吃飯、攝取食物,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即食物中的的營養素在人體燃燒,產生了熱能,轉化為人體生命活動中的動力—能量。因此,沒有能量就沒有生命和任何活動,所以說能量是生命的動力。所謂能量平衡是指我們從膳食中攝入的能量和所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也就是說吃多少消耗多少。
在我們的食物中能夠產生能量的營養素有三種,即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也是我們常說的三大生熱營養素,有時也稱之為三大宏量元素或能量元素。
合理的能量分配很重要,中國營養學會建議這三大營養素供給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百分比為蛋白質10%~15%,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30%。膳食纖維的量雖然還沒有合適的比例,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膳食纖維不應少於25克,最好是30克,最好吃粗糧50克~100克。
從產能看,每克脂肪產能約9千卡,是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2倍多。因此富含脂肪的食物稱之為高能量食物,如動植物油脂、肉類、堅果類食物如大豆、花生、核桃、鬆子、葵花籽、杏仁等;碳水化合物來源於穀類和薯類或經過加工獲得的糊精、麥芽糖、果糖、葡萄糖等;蛋白質主要來源於動植物蛋白,動物性蛋白質如魚、肉、蛋、奶等,植物蛋白主要是大豆蛋白質。
如果攝取的能量長期超過人體需要量,就會造成體脂的堆積,使人肥胖,由於肥胖帶來多種疾病如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反之,如果長期攝入能量不足,會造成營養不良,誘發多種疾病如貧血、結核、癌症等。
按照人體對能量的需要,為保持健康體重,能量在一日三餐中合理分配原則是: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30%—40%。可根據職業、勞動強度和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整。進餐時間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進行為宜。
溫馨提示:適當的體育鍛煉,對於保持能量攝入與消耗的平衡非常重要。一般成年人膳食能量應在1900千卡~2400千卡之間,如果一天能運動40分鍾—60分鍾,即可達到能量的基本平衡。
(作者:新聞中心)